長照-復能案例

七十三歲的黃媽媽於24年前因車禍導致腦傷,初期昏迷指數2-3,一個月後才逐漸清醒,整整住院100天。黃媽媽原是百貨家庭五金商行的老闆娘,車禍之後即未再工作。日常活動大多可自己執行,但洗澡則完全由女兒幫忙。黃媽媽和女兒同住,由於左側手腳偏癱,需拿四腳拐走路,走得慢且吃力。白天女兒去上班,中午她可自己用電鍋熱飯來吃。只有女兒休假或有空時才有機會出門,平常黃媽媽都待在家裡,自己看書、看電視、做拼圖、午睡,或做拉筋、走路等活動。 職能治療師評估了黃媽媽的活動能力後,發現她走路非常費力又沒有效率,於是讓她練習踢罐子,並提醒她正確的步態。同時也教她一些改善平衡及加強肢體活動力的活動。兩週後黃媽媽就可以自己出家門,在樓下中庭踢罐子了。有熱心的鄰居要來幫她撿罐子,這帶給她與人交談、互動的機會。 隨著黃媽媽的行動能力提升,治療師建議她將四腳拐換成單拐,結果麻了二年的手(腕隧道症候群)竟然不藥而癒。在治療師和女兒討論後,女兒也讓黃媽媽學習幫忙晾衣服及操作洗衣機,帶她去銀行開戶(在社區樓下),黃媽媽的生活圈逐漸擴大了。之後又帶她去買了三盆盆栽,過去她從來沒有把植物養活過(連仙人掌也不例外),結果都照顧得很好,後來陸續增加為七盆。 大約二個月後,在更換了洗澡椅並調整了沐浴用具的位置後,黃媽媽可以自己獨立洗澡了。此後她在下午運動後就可以洗澡,而不用等女兒回家幫忙了。黃媽媽接下來挑戰的目標是獨自到外面走動,她已從不敢離開大樓庭院,到可以走過旁邊的小巷子,再進展到可以走到200公尺外的區公所了。 女兒說:「與其說是媽媽經歷改變,更確切的說,是媽媽和我一同經歷改變。…(之前)我們是從「外表」看她是病人,所以我們所有的思維與方式都會用「病人」的方式去對待她!」「我真的看見,媽媽還有無限的可能,希望再次把媽媽應該有的人生重新還給她!」 對於改變的過程,黃媽媽女兒的分享是「陪同媽媽從『知道』到做出改變及持續改變,當中也經歷過瓶頸或關係緊張的時刻,因為改變需要勇氣與堅持,更需要感受到被愛。陪伴者有時在過程中,也一起經歷如同生產之苦。治療師也會指引身為家屬的我,該如何面對與回應。感謝治療師,讓我看見專業的職能治療師可以造成的影響有多麼大!真的是『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 復能的關鍵在於不只是以個案為中心,更關心他的環境,包括整個家庭與社區。因此不只是提升個案的生活品質,也會為其家人、社區,甚至整個社會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備註:

台大職能治療學系 羅鈞令 兼任副教授

職能治療於失智症的應用

失智症的症狀及影響 失智症為神經退化性疾病,為許多症狀的組合,隨著病程會喪失認知功能,不只是記憶力受損而已,亦可能包含:注意力、定向感、抽象思考、語言等..,進而影響日常生活功能,並由於疾病、功能退化或環境交互影響產生精神行為症狀。 職能治療介入失智症的面向 友善環境安排: 包含安全環境、認知環境與人的環境: 安全環境(硬體):藉由居家無障礙的設計,讓失智者處在安全的環境中,例如:客廳空間環境擺放整齊,清除雜物避免跌倒;臥室至廁所走道加裝感應燈,避免夜間如廁因照明的不足;浴廁地板加裝防滑條及排水設施。 認知環境(現實導向):因應認知退化的環境改造(代償),例如:在失智者容易混淆的地方(像是廁所、衣櫃、房間)增加個人化的視覺線索(照片、圖片或文字等);在活動的空間中,掛上日曆、時鐘或隨氣候改變之景觀和植物以提供現實導向的刺激;幫失智者在情境中建立有意義的環境,像是在浴室梳洗台前放置漱口杯、牙膏、牙刷、毛巾等盥洗用的器具,減少因認知退化造成的挫敗經驗。 人的環境(軟體):除了上述硬體設施,此部分亦是相當重要,但常被忽略的一環,照顧者隨著失智者的能力改變協助方式,僅提供「必要的協助」即可,試著去同理失智者在情境中所遇到的困難,使其能在環境中發揮最大的功能。 提供輔具協助: 考量失智者的需要建議或選用適合的輔具,包含:生活輔具(像是長柄夾、開罐輔助器等);政府補助之輔具項目(此部分需要有診斷證明及輔具中心或醫療單位的輔具評估書,方能申請補助,像是輪椅、電動床等)。 適當的活動: 根據失智者的背景(年齡、興趣、教育程度、文化等)及功能(認知功能、感覺動作功能等),設計適合且具有意義及目的性的活動,獲得認知與肢體功能的訓練、成就感、與他人社交互動、正向及愉快的經驗與降低精神行為症狀出現的強度與頻率。 藉由在團體中調整活動的細節,讓每位成員能在團體中發揮自己(例如:丟沙包團體,奶奶們可能會很開心地參與,這樣的經驗與他們過去的文化脈絡有連結,但若一位軍人退伍的伯伯表示不願意進行這樣「女性向」的團體內容時,也許能鼓勵大家進行「拋沙包至空中

備註:

花蓮慈濟醫院 王玠鈞 職能治療師

職能治療在居家環境改造的角色

隨著長照近年來的蓬勃發展,「居家環境改造」也成了大家重視的議題。職能治療在養成教育中不斷強調人、活動、輔具及環境間的互動,也因為這樣的思考訓練,讓職能治療在執行居家環境改造有其獨有的角度。 以人的角度來說,職能治療注重的是這個人的角色,這也是整個服務過程中的核心。如個案是一個家庭成員或家務維持者,在居家環境改造所需顧及的場域一定有所不同。 舉例來說:阿杰是一個獨居的小兒麻痺患者,他的工作為理髮師,期待可在家中的工作室中服務客人。他的角色有工作者及家務維持者,所以他居家中須被關注的空間包括了工作室、衛浴、廚房及臥室。 以活動的角來看,個案在家中經常會從事的活動多為生活自理、生產性及休閒活動。生活自理可能包括了盥洗、穿著衣褲、洗澡、上下廁所、移行等活動之外,還包括有食物烹調、家務處理、電話使用或藥物服用等。休閒活動包含有看書、看電視、泡茶等。協助個案完成這些對他有意義的活動,除了關節活動度、動作控制、力量、平衡等基本能力的需求外,輔具介入如電動輪椅或其他生活輔具,以及使用輔具技巧的學習亦是所有職能治療師在服務過程中所會考慮的要素。 以環境的角度而言,幫助人去執行他想要的活動是最終的目的,所以空間及動線的規劃、防滑措施、扶手安置、光線配置、斜坡的規劃、開關的控制、家具及設施的尺寸及高低、活動空間的規劃、視覺、聽覺或觸覺等感官的提示、操作過程中的人因工程考量、認知的需求性及他人的協助等因素,都是職能治療師在居家環境改造時會去考量的。 由上述例子可知,職能治療在居家環境改造中,絕不會只看到物理環境的調整,其他如個案的角色、從事的活動及可能使用的相關輔具等相關因素亦會共同加以彙整,與個案或家屬討論出最適合其需求的「居家環境改造方案」,讓個案可充分發揮其自主性,進而達到提升個案或其家屬生活品質的目標。

備註: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 洪嘉駿 職能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