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職能治療發展與回顧 (轉自社團法人職能治療學會十周年特刊)
作者:褚增輝
前言
職能治療(OccupationalTherapy)的崛起,最早可追溯至古中國、埃及與希臘時代,就有利用工作舞蹈、音樂遊戲來促進人們身體或心理的健康。而西洋史二八○年亦有記載一名法國醫師利用休閒和工藝性活動來治療肌肉和關節的障礙。十八世紀「人道主義」的興起,在精神科療養院中開始給病患從事康樂性及手工藝活動,來改善病患的生活及恢復原來的興趣。至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美軍派遣美術和工藝的工作者前往歐洲戰場,來協助傷殘美軍復原,並為其往後的工作舖路。當時為了因應傷殘人數眾多之需,開始較廣泛地訓練職能治療人員,且有了系統化的教育。在一九一七年美國成立美國職能治療協會(AOTA),職能治療的理念在世界各國亦發展開來。在一九五一年,世界職能治療師聯盟(WFOT)成立。職能治療逐在醫學界占上一席之地。
我國職能治療源起於台灣光復初期(民國三十四年後),幾家歷史較久的精神療養院,如:省立錫口療養院(桃園療養院前身)、仁濟療養院等…,由護理人員或技術員兼指導病情穩定的病患從事手工藝和各種院內維護性的活動。過了些年,有人員開始固定專職帶病人活動。民國四十五年,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接受國際婦女會派職能治療顧問來院指導病患手藝和團康活動,並採納顧問的建議,成立「作業治療部」,設主任一名,院方的直屬單位。成為我國第一個有組織,有專業觀念的心理疾病職能治療單位(早年OCCUPATIONALTHERAPY譯名為「作業治療」)。自此各精神科療養院分別設立「作業治療單位」,並分別派人員至台大神經精神科學習「作業治療臨床工作」。而民國五十五年,振興復健醫學中心的興建,同時招收一些人員施予一年作業治療訓練。民國五十六年振興復健醫學中心開幕,設立「作業治療室」。同年台大醫院物理治療復健部成立「作業治療」,這為國內最早的生理疾病職能治療機構。早期台大請護理系畢業生來擔任作業治療工作,他們接受世界衛生組派遣來台的職能治療顧問指導及在職訓練。民國五十七年馬偕醫院及台北榮民總醫院相繼成立「作業治療」服務。至民國五十九年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設立復健醫學系,分立「物理治療組」及「職能治療組」兩組。自此我國開始具有職能治療專業教育,正式培育職能治療專業人材。而原有「作業治療」專業名稱改譯爲「職能治療」。民國六十三年夏天始,職能治療第一屆學生畢業,開始加入我國職能治療工作行列,迄今已有十九個年頭;十九屆畢業生加入工作,促使我國職能治療邁向專業化發展。而「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學會」於民國七十一年九月十一日成立,至今已屆滿十週年。在這紀念的日子裡,讓同仁們一起回顧「我國職能治療發展史」,特出刊「十週年慶特刊」。以下就職能治療發展情形:分職能治療機構綠起、從業人員數、職能治療專業教育發展、專業職稱、學會成立及學術研究等項記述,以供同仁們參考。
職能治療機構緣起
職能治療機構大致可分為心理疾病(精神科)職能治療及生理疾病職能治療機構兩大類至民國八十一年九月台灣地區共計爲95個機構。【請參閱第二章一章】。以下就這兩大類機構的發展分幾個時期說明:
一、心理疾病職能治療機構:
台灣地區的心理疾病職能治療發展情形大致可以劃分為五個時期,各機構的發展史記要【請參閱第二章一貳】。
1.第一個時期–台灣光復初期至民國四十五年之間
這段時期是我國治療的萌芽期。當時幾家精神科療養院如:省立錫口療養院(民35年桃療養院前身)、仁请療養院(民38年)、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民43年)、陸軍831醫院(民43年國軍818醫院前身)及台中靜和醫院(民45年)等,由護理人員或技術員兼指等病情穩定的病患從事手工藝和各種院內維護性的活動。當時並無職能治療的概念,僅為病患安排活動來打發時間,沒有治療計劃,亦無專職人員負責。
2.第二個時期–民國四十五年至六十二年之間
民國四十五年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接受國際婦女會職能治療觀問來院指「導病患手藝和團康活動,並採納職能治療顧問的建議成立「作業治療部」,設主任一名,還成為我國第一個專業觀念的「心理疾病職能治療單位」。自此原有的幾家療養院如:省立錫口(台北)療養院、仁濟療養院及台中靜和醫院等紛紛設立「作業治療部門」,並派人員從事職能治療專責工作。在這時期有幾所大型的精神科醫療院所成立,並設「作業治療部門」。如:玉里榮民醫院民47年)、省立高雄療養院(民49年–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前身)、明德療養院(民54年)、省立玉里養護所(民55年)及台北市立療養院(民58年)等機構。民國四十八年起省立機構訂定專業科室名稱為「作業指導室」。從業人員的職稱爲「作業指導員」及「康樂指導員」等。估計至民國六十年期間心理職能治療機構共計為10個,在職的從業人員合計約為20餘名。
3.第三個時期–民國六十三年至七十二年之間
國內第一個職能治療專業教育機構–台大復健醫學系職能治療組,第一屆畢業生自民國六十三年七月起加入工作行列。這使我國職能治療發展邁向專業化,在服務內容上也從較被動地安排活動來打發時間、安定心情等,轉趨為依據每個病患不同需要,來擬定治療目標及治療計畫。提供個別或團體的治療活動,同時積極推廣慢性精神病患的復健工作。在民國六十六年,台北市立療養院開始運用「產業治療」理念發展「復健工作訓練場」、設立「復健基金管理要點」以病患復健計畫之推行。而專業名稱亦逐漸由「作業治療」改為職能治療」。此階段職能治療服務開始建立治療記錄(病歷)體系,以提升職能治療服務品質。在這期間增加七個職能治療機構如:培靈醫院(民63年)、彰化基督教醫院(民63年)、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民66年)、省立台南醫院精神科(民68年)、台南心理療養院(民68年)、明功堂醫院(民72年)、省立草屯療養院(民72年)等七家。估計至民國七十二年期間心理職能治療機共計17個,在職的從業人員合計約為70餘名,其中受職能治療專業教育者約計17名。
4.第四個時期–民國七十三年至七十七年之間
民國七十三年起,行政院衛生署開始歸劃「全國精神醫療發展計劃」,民國七十四年三月至六月間對全國的精神醫療院所實施第一次評鑑工作。七月份開始推展「加強精神疾病防治五年計畫,這些計畫具體地影響台灣地區精神醫療服務層面,由於有精神醫療評鑑的制度,促使許多公私立精神醫療機構增設職能治療部門及從業人員,改善整體性的醫療服務品質。在這短短的五年之期間,職能治療共增加了十六個機構包括:療養院(民73年)、靜養醫院(民73年)、台安精神科醫院(民74年)、良仁醫院(民74年)、松山療養院(77年)泓安醫院(民77年)、高雄靜和醫院(民77年)及省立澎湖醫院精神科(民77年)等十六個。估計至民國七十七年心理職能治療機構共計30餘個,在職從業人員約為130餘名,其中受職能治療專業教育者約計24名。從業人員配合臨床工作的實際需要,設計多項職能治療評估工具及發表多篇研究論文,以提升學術水準。自民國七十五年起,衛生署委託中華民國學會辦理「精神醫療院所職能治療人員繼續教育,以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
5.第五個時期–民國七十八年迄今
自民國七十七年起,衛生署推動「精神病患社區復健計劃」,委託各精神醫療機構辦理「社區復健中心」及「庇護性工作場」等計畫。這使職能治療服務推展至社區,而不再侷限於醫院裡。民國七十八年台北市立療養院、省立桃園療養院、省立草屯療養院及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四家醫院開始辦理「社區復健中心」及「庇護性工作場」等計畫迄今。民國八十年國軍818醫院及國軍802醫院等機構設立「社區庇護性工作場」。另外政府的醫療政策推動各個綜合醫院成立精神科,積極設立日間留院及急性病房。這使各綜合醫院的精神科紛紛成立,如:成大附設醫院精神科民78年)、國軍802醫院精神科(民78年)、省立基隆醫院精神科(民78年)、省立花蓮醫院精神科(民78年)、台南市立醫院精神科(民79年)、三軍總醫院精神科(民79年)、省立桃園療養院八里分院(民79年)、省立雲林醫院精神科(民79年)、高雄慈惠醫院(民79年)、南光神經精神科醫院(民80年)、關渡療養院(民80年)、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民80年)及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科(民81年)等十三家。估計至民國八十年心理職能治療機構共計40餘個,在職從業人員合計約為160餘名其中受職能治療專業教育者約計33名。
二、生理疾病職能治療機構:
台灣地區的生理疾病職能治療發展情形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時期,各機構的發展史記要【請參閱第二章】。
1.第一個時期–民國五十五年至六十二年之間
開始為服務殘障兒童醫療和復健,民國五十五年振興復健醫學中心興建,並招收五名人員給予「作業治療」訓練一年。民國五十六年振興復健中心開幕,治療對象以小兒麻痺的病童為主。同年台大醫院物理治療復健部設立「作業治療」,兩名護理系畢業生來擔任作業治療工作。治療對象以中風及脊髓損傷的病患為主。民國五十七年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及台北馬偕醫院相繼設立「作業治療」。民國六十年馬偕醫院因人員離職而停作業治療業務。在這個時期大概就是這三、四個職能治療機構。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一些是經振興短期訓練,另一是在台大醫院接受世界衛生組織派遣來台的職能治療顧問所指導與在職訓練。估計至民國六十二年在職的從業人員合計約18名。
2.第二個時期–民國六十三年至七十二年之間
自民國六十三年起台大的治療畢業生逐年加入工作行列促使我國「生理疾病職能治療」發展邁向專業化,服務的內容擴大,增加對截肢、燒傷、手外傷等病患、以及腦性麻痺及發展遲緩等兒童之職能治療。在這十年的期間亦增加十餘個職能治療機構,如:三軍總醫院復健部(民63年)、眞光教養院(民63年)、台北市立仁愛醫院復健科民64年)、省立台南醫院復健科(民64年)、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民65年)、省立台中醫院復健科(民65年)、國泰醫院復健科(民66年)、高雄市立醫院復健科(民69年)、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復健科(民70年)、馬偕醫院復健科(民70年)、省立桃園醫院復健科民70年)、亞東醫院復健科(民70年)、台中榮民總醫院復健科(民71年)、台北市立陽明教養院(民72年)、省立新竹醫院復健科(民72年)等十五家。又因從業人員的流動使眞光敎養院、省立台中醫院及高雄市立民生醫院等三個機構分別在民國68年、69年及70年間停止職能治療服務。估計至民國七十二年生理職能治療機構共計15個,在職從業人員約增至54名,其中受職能治療專業教育者約計38名。
3.第三個時期–民國七十三年至七十九年之間
由於從業人員努力,臨床經驗的累積,已逐漸整理出較有系統的治療理論及治療模式,諸如:對中風、手傷、燒傷及感覺統合等治療都有顯著療效。有關老人與小兒職治服務,仍多數合併於生理職能治療部門,較少單獨設立。
在這期間職能學會也辦理多次的在職教育。在職能治療機構設立再增加:秀傳醫院復健科(民73年)、高雄醫學院附設醫院復健科(民73年)、光田醫院復健科(民74年)高雄長庚醫院復健科(民75年)新國民醫院復健科(民75年)、聖保祿醫院復健科(民76年)基隆長庚醫院復健科(民76年)沙鹿童綜合醫院復健科(民76年)、台南市立醫院復健科(民77年)、省立基隆醫院復健科(民77年)、台北市立陽明醫院復健科(民77年)、台東馬偕醫院復健科(民77年)、省立醫院復健科(民77年)、林口長庚醫院肢體重建科(民78年)、耕莘醫院復健科(民78年)、台中澄清醫院復健科(民78年)、成大附設醫院復健科(民78年)、羅東博愛醫院復健科(民78年)、羅東聖母醫院復健科(民78年)、台中市立復健醫院(民78年)、逢甲醫院復健科(民78年)、台北市立忠孝醫院復健科(民79年)等22個。估計至民國七十九年生理職能治療機構共計40個,從業人員約增至120餘名,其中受職能治療專業教育者約計68名。
4.第四個時期–民國八十年迄今
自民國八十年起衛生署開始辦理復健醫療訪查工作,及委託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學會辦理「復健醫療院所職能治療人員繼續教育」。民國八十一年中山醫學院職能治療第一屆畢業生亦加入工作行列,更使職能治療機構在這一、二年內增加了許多,如:台安醫院復健科(民80年)、嘉義林綜合醫院(民80年)、南投基督教醫院復健科(民81年)、台灣省立屏東醫院復健科(民81年)、勝利之家(民81年)、新樓醫院復健科(民81年)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科(民81年)、礦工醫院頭份分院復健科(民81年)新光醫院復健科(民81年)等九個。估計至民國八十一年十月生理職能治療共計49個,從業人員約增至150餘名,其中受職能治療專業教育者約計116名。
三、分析職能治療機構的服務、性質及分佈情形:
現有職能治療機構數統計至民國八十一年九月約計95個,扣除8個機構暫停職能治療服務外尙有87個。估計心理職能治療機構為43個(佔49%)及生理職能治療機構為44個(佔51%)。其中專屬小兒職能治療機構約計兩、三個,其他的小兒職能治療服務合併在各心理、生理疾病職能治療機構內。社區職能治療服務,目前仍屬初期的發展階段,約計有六個單位。參與居家職能治療服務亦為少數。分析機構的經營者,由政府(公立)經營約34個(佔39%),這較民國七十二年收集的資料為20個機構(佔71%)、及民國七十五年的18個機構(佔43%)由公立經營的百分比降低很多。這顯示財團法人及私立醫療機構逐漸負起較多的職能治療服務。分析各機構的分佈情形,其中46個機構(佔52%)分佈在台灣北部地區(包括:台北、桃園及宜蘭等),這較民國七十二年收集的資料為18個機構(佔64%)、及民國七十五年的24個部門(佔59%)分佈在北部的百分比有逐年降低的趨勢。這顯示職能治療較集中於北部發展,但漸漸地擴展至其他地區。
職能治療人員的成長
有關各職能治療機構歷年的從業人員名冊【請參閱第三章–壹~參】。
一、分析職能治療人員的成長情形:
統計民國六十年職能治療從業人員爲35名,民國六十五年為77名,民國七十年爲109名,民國七十五爲157名,至八十年爲274名,近這五年內共增加了117名,平均每年增加23.4名,其成長速率較民國七十五年前每年成長率顯著。但以受職能治療教育人數來分析,五年之間只增加32名,平均每年成長6.4名,這與民國七十年至七十五年間平均每年成長4.2名來比較,其成長率改善較小。但民國八十一年統計人員成長至320餘人,顯示一年之間增加50餘人,其中大部份新增的人員為台大及中山職能治療的畢業生。未來在民國八十二年高雄醫學院及民國八十三年成功大學相繼有職能治療畢業生。四所大學每年共計培育百餘名畢業生,這將使專業人員顯著的成長。
二、分析職能治療人員的基本資料:
統計民國七十五年從業人員的性別比例為55男(佔35%)比102女(65%),以女性較男性多一倍。民國八十年的比例爲82男(佔30%)比192女(佔70%),女性較男性多約為2.3比1。年齡層分析:民國七十五年及八十年的統計結果,從業人員的平均年齡均為31歲,顯示從業者多爲年輕人。比較從事心理或生理職能治療人員比例:民國七十二年從事心理職治者為65名(佔61%)及生理職治者為52名(佔(49%)。民國七十五年從事心理職治者爲101名(佔64%)及生理職治者為56名(佔36%)。民國八十年從事心理職治者為161名(佔59%)及生理職治者為113名(佔41%)。顯示歷年來從事心理職治者較生理職治者為多。但以受專業教育方面來看,從事生理職治者中約佔60.1%是受專業教育,而心理職治者中僅佔18.0%受專業教育,顯示生理職治者之專業化情形較普遍分析從業人員分佈情形:民國七十二年分佈在北部地區(包括:台北、桃園及宜蘭等)者爲82名(佔71%),民國七十五年分佈在北部地區者為98名(佔62%),至民國八十年分佈在北部地區者為164名(佔60%)。這顯示從業者大多集中在北部,但比例有逐年減少趨勢。在受雇機構方面:以從事生理職治者受雇公立與財團法人佔88.5%較心理職治者佔64.6%為多,這顯示生理職治服務集中於北部或大型醫療機構。而私立機構提供生理職治服務較少。
職能治療專業教育
我國職能治療在 專業教育學校設立之前,振興復健中心為了業務的需要,在民國五十五年、五十八年及六十四年分別招收三批學員共十八名,給予一年或二年的「作業治療」訓諫,學員的名冊【請參閱第三章–肆】。
正式的職能治療專業教育是從民國五十九年夏天,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設立第一個復健醫學系職能治療組開始,訂定修業四年的理學士敎育。至民國七十七年六月以前,國內都只台大一個職能治療教育學校。民國七十七年七月私立中山醫學院才設立我國第二個復健醫學系職能治療組,民國七十八年私立高雄醫學院設立復健醫學系職能治療組及民國七十九年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設立復健醫學系職能治療組。共計有四所大學設有職能治療教育,每年招收新生人數合計135名,目前在校學生合計約420名,各校成立過程及發展情形請參閱第二章一肆]。台大復健醫學系經校師生與學會共同的努力爭取,自民國八十一年七月起將原有系內兩組分別設系-分為職能治療學系及物理治療學系兩系。而使「台大復健醫學系」成為歷史名詞。分析職能治療所培養的畢業生之動向:統計至民國81年9月止:台大職能治療共計十九屆309名畢業生。有關各屆畢業生名冊[請參閱第三章–肆]。畢業生男女比例為男佔36%,女佔64%。其中共有249(81%)名會在國內從事過職能治療工作。目前約有119(39%)名繼續在國內從事職能治療工作。留在國內而未從事職能治療者為75(24%)名,出國留學或工作者為115(37%)名,這顯示台大的職能治療畢業人力流失情形為嚴重。中山醫學院自民國八十一年已有第一屆畢業生,共計四十七名,畢業生的名冊[請參閱第三章–肆]。男佔51%及女佔49%。其中有30名已在國內從事職能治療,其他的去當兵或未定。歷屆畢業生動向統計表,[請參閱第三章–伍]。在民國七十年及七十一年期間高雄樹科,每學年共招收百餘名學生。其課程與職能治療的專業教育有相當差距,畢業生大部份從事物理治療,僅有少數從事職能治療。
職能治療的專業名稱
有關「職能治療」的專業名稱,因早年將"OCCUPATIONALTHERAPY"譯名為「作業治療」使專業名稱出現不統一的問題。經這些年來職能治療學會的影響力及衛生主管機關也採用「職能治療」名稱,漸漸促使這專業名稱趨於統一,省立機構將會把原有的「作業指導室」改為「職能治療科」。但因政府尙未將職能治療納入專業管理,未給予從業人員專業名稱,使各機構聘用人員所採用之職稱不一,目前大約有六、七種。私立及財團機構大多採用職能治療師、員職稱。而公立機構仍多採用技術員、技師、技士、技佐、作業指導員、康樂指導員、生活輔導員及智能輔導員等職稱。民國七十八年台北市立療養院已正式採用「職能治療師」職稱,開公立機構之先例。期待不久的將來政府頒佈「職能治療師法」,使「職能治療師」成為有法律地位的專業職稱。
職能治療服務現況
有關職治服務對象及服務量概況,依據民國八十年六月的調查報告,抽樣的樣本佔全部職能治療機構數的67.6%,其調查率為母群體的三分之二。在心理職治服務方面,接受調查計個機構。結果每個月平均服務個案數為2,469人,每月新轉介率為14.0%。每日平均服務個案數為1,442人,每個治療人員平均接案為15.28個案。推算全部心理職治人員的每月服務個案數約為3,787人,每日服務個案數約為2,212人。個案來源以住院者為主,而門診與日間留院個案僅佔十分之一。社區職能治療服務人數仍少。個案的年齡以成年人為主,老人與兒童個案數僅佔4.1%,顯示老人與兒童的心理職治尙未有推廣。個案的診斷別以精神分裂病佔87.4%為最多,這是因為目前國內整個心理職治服務,仍限於精神醫療機構裡發展,服務對象自然以較嚴重的精神分裂病為主。治療項目以職能(康樂)治療佔54%及產業治療佔31%爲主。在生理職治服務方面,接受調查計26個機構。結果每個月平均服務個案數爲2,137人,每月新轉介率為41.9%。每日平均服務個案數846人,每個治療人員平均接案為9.52個案。推算全部生理職治人員的每月服務個案約為2,842人,每日服務個案約為1,125人。個案來源以門診佔42%為最多、復健科病房佔34%及其他病房佔24%,這顯示生理職治的個案來源不限於接受復健科病房或復健醫師之轉介,應包括各科門診、外科、內科兒科及其他科病房或醫師之轉介。服務個案年齡在12歲以下佔13.5%、13至59歲佔55%及60歲以上佔31.5%,顯示各年齡層都有。個案的診斷別以中風佔44.4%為最多,其次為手部外傷佔18.1%及腦性麻痺佔9%,接受治療項目以功能性職治及日常生活訓練為主。目前國內生理職治服務集中於醫院機構中發展。
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學會之成立與發展
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學會自民國71年9月成立,至今屆滿十年。這些年來學會最重要的工作大致可歸納為十大項:
一、推展我國職能治療專業化,促請政府早日訂定「職能治療師法」,舉辦專業人員資格審核考試核發證照。這項工作極為艱難,尙未完成仍須繼續努力。
二、加入「世界職能治療師聯盟(WFOT)」本會已於民國七十五年七月正式成爲WFOT會員國。
三、審核國內各大學職能治療教育課程,建議各校提升教育水準方案。
四、舉辦職能治療各項繼續教育課程及研習會。
五、從事職能治療學術性研究工作。
六、發行職能治療專業性雜誌及書籍資料。
七、參加衛生行政機構對全國精神醫療院所及復健醫療院所評鑑工作。
八、舉辦會員大會及學術研討會。
九、收集我國職能治療發展史料及服務概況。
十、建全學會組織系統,推動各項有關會務,為會員提供服務等。
有關學會成立過程與歷年重要工作記事[請參閱第四章]。學會歷年的理、監事及幹事名單[請參閱附錄一】。學會成立之初,會員人數為108名(包含:個人會員89名及準會員19名)。統計至民國八十一年十月會員成長為534名(包含:個人會員213名、準會員150名、學生會員158名、團體會員7名及贊助會員6名)。這十年來會員總人數約成長為五倍。但就個人會員的成長率較低,僅從89名增至205名約增加一倍多,平均每年約增加13名。會員在國內從事的學術研究及論文發表至民國八十一年六月所收集到230篇,有關各篇文獻資料請第五章]。
文章分享: